课程感悟
第一周
第一周主要是进行了课程结构的介绍,托马斯库恩的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引导我们去思考是什么造成了现代的科学革命发展,重点介绍了不可通约性和科学危机的概念。借助摩尔定律的例子,我们了解了是什么造成了爆发性发展。
第二周
谈到了同学们对于科学革命的结构的一些认知,首先科学革命的发生并不是连续的,而是跳跃进行的。“科学革命在这里是指科学发展中非累积性事件,其中旧范式全部或部分地为一个与其完全不能并立的崭新范式所取代。”在将政治革命与科学革命进行反复对比后,库恩发现: 科学革命与政治革命相同,都是起源于少数人意识到原有制度或范式在某些问题上的失效,但二者的不同之处在于,政治革命的目标是要废除原有制度以代替之,而在科学革命中“新知所取代的是无知,而不是与之不相容的另一种知识”。尽管科学革命带来的变化是巨大的,但是人们对创新科学活动的认知都来源于教科书、普及读物和哲学著作等,而这类权威在每一次经历科学革命之后便会被重新书写,所以科学革命的存在和重要性被隐藏起来,科学也被视为一种累积性的事业,而实际上却并不是如此。[1]
第三周
这节课一来老师就给我们看了一个从单细胞长成多细胞的过程,这个摄像展示了小鱼从单细胞开始生长的过程。这个视频给我带来了一些震撼,一个复杂的生物在最初的时候仍然是非常简单的,在这个视频之中,我们也可以探寻到一些研究复杂系统的具体方法,就是将它进行拆分成很多个细小的部分,然后寻找其中的范式和初始元进行研究。研究系统的复杂程度是否会有范式[2],我们用什么东西可以衡量一个系统的复杂程度。一个复杂系统会有一些很小的东西组成,由这些很小的东西进行互动,相互交往形成一个很大的复杂系统。我们认为并没有一个很好的可以衡量每一个系统的复杂程度的量,于是不同系统之间不可通约。然而科学研究要有实证数据,于是复杂系统应该会有一种范式用来指导整个学科的研究。
第四周
讲故事,叙事结构,类比比喻,反差机制,与故事和神话的本质。
课程讨论环节:(1)A是阿斗,B是刘备。那么A到B,阿斗和刘备的关系是什么。解:刘备是阿斗的爸爸,刘备把位置让给了阿斗。
(2)S为孙吴,T为曹营 用函子比较S和T之间的关系:解: 孙吴和曹营之间是一个竞争关系
(3)S为创业,T为统一大业, S到T的不同路径进行一下比较。解: 从创业到统一可以把所有竞争者都干掉(使得别人都消失);方法二是使用吞并的方法,把所有的敌人都变成自己的人。相互比较后发现,第二种方法更加的和谐。
要求:造一个句子来表达:曹操使用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方法来实现统一大业,而其他的政治集团有的使用强行征战的方法,曹操的方法显得更加的阴险,而其他的政治集团的方法显得更加的光明正大。
认知基础经过多年的累计,到了现在已经有了很多的发展,使得后人已经有了可以借鉴的东西,在写之前我们就已经有了很多可以借鉴的东西,我们可以围绕着上面提到的这三项进行研究得出相应的结论。范畴论:水平垂直两种截然不同的复合方式,horizental composition vertical composition。然后讲到了一个图,左边的图和右边图将保持相似的结构,自我感觉范畴论其实就是函数的相互映射,以及映射的映射。越到上层压缩性会变得越高,于是变得更加的抽象,可以使用越来越复杂的矩阵来将之进行运算。对于一个无限复杂的工程问题可以通过范畴论进行相应的化简。范畴论之中最为关键的思路是幺元,把所有的东西都放在矩阵之中进行运算,范畴论会被计算科学界用来作为一个编程的工具,范畴论将会被计算科学界用来简化计算的流程,如何才可以将一个复杂的系统进行简化,当所有的名词在人脑之中放不下的时候,我们可以使用范畴论,将他按照一定的方式进行排列整理,使用维基词典进行整理。我们使用不同的词典,但是不同的语言会拥有一定的语言差异性,维基可以用来化解这些差异性、第一:范式所揭示的事物之本,第二:虽然普遍但是比较缺少的事实判定(边界条件)第三:与实验相符合的结论。
单子:数学的分支范畴论中,单子(英语:monad),又称三元组(triple, triad)、标准构造(standard construction)、基本构造(fundamental construction),是一个内函子(即由某范畴映到自身的函子),连同满足特定连贯条件的两个自然变换,三者构成的整体。单子用于研究互为伴随的函子对,并将偏序集上的闭包算子推广到任意范畴。
单子的反差对比是复合构图:composition,这不是一个单子,而是很多东西复合在一起,所有元素之间的关系放在一起称为composition。
A metaphor in networked document
Thedor Holm Nelson 搞出了超链接和比特币,从水从手指之中划过获得了灵感。
看到了老师曾经写的一个软件,可以获得一个最佳的路径。如何自动化解决相应的工程化问题。
科学革命的结构的读后感
第一章
库恩首先谈到了整本书的核心思想:我们应该用"接受的科学"做什么?这导致了关于"正常科学"概念的讨论。长话短说,他基本上说,用宗教诚意对待当前的科学思想是诱人的,但如果有的话,科学正在不断改变我们的观点,所以我们应该有信心,我们不能正确理解世界,但也许我们正在进步。库恩首先制定了一些假设,为后续讨论奠定了基础,并简要概述了本书的主要论点。没有一些公认的信念,科学界就无法进行交易(第 4 页)。
这些信念构成了“准备和许可学生进行专业实践的教育启蒙”的基础 (5)。
“严格和僵化”准备的性质有助于确保接受的信念在学生的头脑中发挥“深刻的作用”。常规科学“建立在科学界知道世界是什么样的假设之上”(5)——科学家们竭尽全力捍卫这一假设。为此,“常规科学经常压制基本的新颖性,因为它们必然会颠覆其基本承诺”(5)。研究是“将自然强加于专业教育提供的概念盒中的艰苦而专注的尝试”(5)。
当异常“颠覆现有的科学实践传统”(6)时,专业承诺就会转变为共享假设。这些转变就是库恩所描述的科学革命——“打破传统的常规科学活动的补充”(6)。
新的假设(范式/理论)需要重建先前的假设并重新评估先前的事实。这是困难和耗时的。它也受到既定社区的强烈抵制。当发生转变时,“科学家的世界会因事实或理论的基本新颖性而发生质的转变数量上的丰富”(7)。
第二章
作者想要理解科学发展,对于物理学家来说,简单就是好,于是历史学家认为这书不好,但是这本书应该简单的来寻找科学发展史的结构。这本书的局限是由于时间太久远,于是会有一定的历史局限。还有其他的局限。我们要用范式的角度去看一个学科,去了解一个学科发展点以及发展体系,范式就是这个作者发明的。范式概念是库恩范式理论的核心,而范式从本质上讲是一种理论体系。也许一辈子做的都是常规的科学,但是一定要尝试跳跃的点。一定要有积累才可以有跳跃。读这本书不是关心六十年以前而是关心现代。认知这样的东西,完全不触碰哲学是不可能的,欧几里得之前的问题是源于现实世界,后面的就是源于内部的模型构建。实验室进入大学只有两百年的历史,貌似今天看来很平常。本章是库恩解释他对“常规科学”的期望结果,科学家们乐于提及过去的成就,而不是假设它们一定是正确的。 因此,科学应该保持客观和开放。库恩说,通过研究过去的成就、发现和测试,并利用自己的想象力不断挑战和纠正假设(并避免确认偏差),可以找到“常规科学”的功能。在本章中,
库恩描述了范式是如何创建的,以及它们对科学(有纪律的)探究的贡献。
常规科学“是指牢固地基于一项或多项过去的科学成就的研究,某些特定科学界曾一度承认这些成就为其进一步实践提供了基础”(10)。
这些成就必须史无前例的足以吸引一群持久的追随者远离竞争的科学活动模式和
足够开放,将各种问题留给重新定义的从业者(和他们的学生)解决,即。例如,研究。
这些成就可以称为范式(10)。
“达成坚定研究共识的道路异常艰巨”(15)。
“通过革命从一种范式到另一种范式的连续过渡是成熟科学通常的发展模式”(12)。
学生学习这些范式是为了成为他们以后将在其中实践的特定科学界的成员。
因为学生主要是从“从相同的具体模型中学习到他们领域的基础”的研究人员学习并接受他们的指导 (11),所以很少有关于基本原理的分歧。
研究基于共享范式的男性致力于相同的科学实践规则和标准 (11)。
对范式的共同承诺确保其从业者参与范式观察,其自己的范式最能解释(13),即调查他们自己的理论最容易提供答案的研究问题的种类。
“社会科学的哪些部分尚未获得这样的范式仍然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15)。 [心理学?教育?教师教育?社会学?]
范式帮助科学界约束他们的学科,因为它们帮助科学开辟查询渠道。制定问题。选择检查问题的方法。定义相关领域。
[建立/创造意义?]
“在没有范式或范式的某些候选者的情况下,所有可能与特定科学发展相关的事实似乎都同样相关”(15)。
范式对于科学探究至关重要——“如果没有至少一些允许选择、评估和批评的相互交织的理论和方法论信念的隐含主体,就不能解释自然历史”(16-17)。
范式是如何产生的,科学革命又是如何发生的?
探究从随机收集“纯粹的事实”开始(尽管通常情况下,集合中已经隐含了一组信念)。
在调查的这些早期阶段,面对相同现象的不同研究人员以不同的方式描述和解释它们 (17)。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描述和解释完全消失了。
出现了一个预备学派(运动)。
这样的学校往往强调收集事实的一个特殊部分。
通常,这些学校都在争夺卓越地位。
从前范式学派的竞争中,出现了一个范式——“要被接受为范式,一个理论必须看起来比它的竞争对手更好,但它不需要,事实上永远不会解释它可以面对的所有事实” (17-18),从而使研究成为可能。
随着范式的力量和拥护者数量的增长,范式预备学派(或先前范式)逐渐消退。
“当个人或团体第一次产生能够吸引大多数下一代从业者的综合体时,较旧的学校逐渐消失”(18)。
那些持有“旧观点的人……只是被从行业中读出,他们的工作随后被忽略。如果他们不让他们的工作适应新的范式,他们注定会被孤立,或者必须将自己与其他群体联系起来”(19 ),或转到哲学(或历史)系。
范式将一个群体转变为一个职业,或者至少是一个学科 (19)。从这里遵循
专业期刊的形成。
专业协会(或协会内的专业团体——SIGs)的基础。
声称在学术界(和学术界的课程)中占有特殊的地位。
事实上,团队成员不再需要重新建立他们的领域——首要原则、概念、问题和方法的论证。这种努力留给理论家或教科书的作者。
发布旨在并“仅针对专业同事的学术文章,[那些] 可以假定具有共享范式的知识,并且证明是唯一能够阅读针对他们的论文的人”(20)——向转换。
(互联网上的讨论组和列表服务器?)
一个范式指导整个小组的研究,而正是这一标准最清楚地宣布一个领域是一门科学(22)。
第三、四章
康德关注过的科学革命:康德之后的哲学都是职业的哲学家写的,之前的哲学家都是写给公众的人物看的。文化元素一定会与教育有关系;我们今天的教育一定与西方有关系。平面几何体现了欧洲人的思维方式,欧几里得杰出贡献是整理了体系,这个体系的特点是有一个根,通过这个根来开发许多的东西,这就是造成的革命。哥白尼的贡献是这个世界是简单的,于是我们从简单的东西出发,去建构一个体系,理论分析叫做第一范式,实验分析叫做第二范式。
SUMMARY
这部书写完之后历史的发展,计算机这件事情作者不会关注。许多的好的问题在没有共识的时候就要做。范式也是一种思维的方式。学科是一种共同的范式,教育就是接受一定的范式,然后干出来一定的东西。纯数学家只接受第一范式,不接受第二范式,第二范式只能构成一个反面。范式这种东西是提炼,是认识一个东西,是法的东西,西方的思想史是一个,练习题做的只是一个知识层面,拿来解决实际问题就是一个提升,数学是一种语言,这又是一种提升,工具更多的是一种点状的,语言更多的是一种网状的。自然之数是由数学的语言写成,此时数学变得更加整体的一个东西。变成了一种思维方式。到了一定的及累计变成了一种超越的东西。值得关注的就是康德以及1962年之后,还有今天的事情才是大问题。
Referen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