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舒昂 感悟

From PKC
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search

=针对Kuhn理论时代局限性的研究=

选题原因

1.Kuhn理论是20世纪以来最成功的科学哲学理论

Error creating thumbnail: File missing
Error creating thumbnail: File missing

2. * Kuhn理论并非完美

Error creating thumbnail: File missing

3.Kuhn理论注重整体论而忽略个体在其中创造性的发挥因素

4.具体的,结合《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找到具体的可供写作的例子——科学共同体中的科学家

Details

  1. 从历史的角度,梳理个体和系统的关系是怎样随着历史变迁的
  2. 时至今日,科学研究已经是一种集体行为(通过文献调研论证),那么在这样的系统中个体的作用是什么?是不是已经没有作用了?是不是个体变得平庸了?
  3. 具体例子:量子力学
Quantum mechanics.png

选题陈述

选题的原因是因为阅读了《科学革命的结构》这本书,这是一本讲科学哲学的书,讨论了科学是怎样发展的,是怎样进步的。这本书很重要的一个概念就是科学共同体,以科学共同体为基本概念孕育出了范式,常规科学,科学革命等一系列概念。目前比较常见的研究这本书的文献主要是对“范式”这一概念以及“科学进步观”的讨论和研究,对于科学共同体这一概念往往大家都接受,或者说默认了科学共同体是产生科学知识的最小单位,或者一句话带过说曾经科学研究是一种个人行为,现代的科学研究是团体行为。我主要是把这一块的内容展开。首先是从时间上展开,科学研究是怎么从个人变成团体行为的。这是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就是我认为现代杰出科学家作用在逐渐发生转变,不需要一个科学家扛起整个学科或者整个团队,这一块是我主要的问题意识体现的点,这一块别人的研究比较少,我主要想通过一个近代科学史爱因斯坦的例子。来表明现代的杰出科学家往往不只局限于科研这一个领域,因为有足够完善的体系支撑,不需要做很多细节具体的工作,也正是因为体系的完善,其实是失去了很多的创造力,所以科学家和科学共同体之间的关系是这样的。

正文

一、个体向群体的转变

科学起源于人类对于自然界的好奇。在古希腊时期,古希腊贵族对于纯粹的逻辑推理有一种特殊的痴迷,因而将对于复杂世界的探究局限于自己的大脑之中。这种纯粹的逻辑思考很快就无法满足自然科学的需求,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人先后创立了各自的自然哲学体系,虽然他们的思想有所不同[1],但相较于前人都更为注重“观察这个世界本身”的重要性。在这种方法论的指导下,自然科学(或者称自然哲学)开始萌芽。日心说是早期自然科学发展的一座纪念碑。哥白尼因为对天文学的热爱,力图用现代的(16世纪)理论来改善托勒密的理论。他在长达20年的时间里反复观测行星位置但是并没有发现与托勒密体系的太大差异,出于偶然的原因他开始思考在其他的行星上看天空的样子[2],很快取得了突破。结合观测的数据他发现太阳与地球的距离在20年内没有变化,因而太阳应当是宇宙的中心。日心说在被哥白尼独立提出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没有任何形式的传播,布鲁诺在提出其“宇宙无限”思想的同时也大力宣传哥白尼的日心说,最终被判为“异端”[3]而烧死在鲜花广场上。

16世纪,科学研究的方式进行了第一次显著的进步,其原因在于个人的能力难以处理与日俱增爆炸式的信息[4],一些有远见的科学家(例如费马、莱布尼兹等)纷纷开始筹建学院。他们建立学院的初衷几乎都带有浓厚的理想主义,以弗朗西斯·培根为例,他在《新大西岛》一书中构建了一个理想的科学国度,由理想的的科学家组织“所罗门宫”管理[5]。正是在这样理想主义的推动下,一批有想法的科学家开始向皇室贵族申请经费和支持,利用自己的学识、经验和人脉建立了早期的学院,这是科学共同体的最早雏形——它提供了比较统一的报告和交流规范,成为了科学家们宣布成果的平台 。然而科学家们在宣布成果之外几乎没有任何的合作,学院只是一个信息交流平台而没能构建起团队协作的新范式。

二、库恩对科学发展的整体论观点

提到科学发展模式的转变,很难绕过托马斯·库恩和《科学革命的结构》(以下简称《结构》)这本书。库恩的理论来源于他着手准备一次17世纪力学发展的讲座中。当库恩发现自己以现代物理学研究者的视角难以理解17世纪力学的思想时,他开始意识到科学不应该是一个积累的过程,而是阶段性、时代性的[6]。在这种思想的引导下他发展出了以“范式”和“科学共同体”为核心的理论,与逻辑经验主义科学观和波普尔的证伪主义科学观完全不同,库恩理论更关注科学发展的动态性。

在科学哲学领域对于库恩的评价中,其理论体系最大的“标签”其实是整体论的向度。库恩在定义“科学共同体”和“范式”两个核心概念时采用了整体与宏观的视角,这种视角虽然很好地构建了体系但没能讲清楚科学发展的微观(个人层面)机制。库恩解决这一问题的方式是引入“不可通约”的概念,但这一概念的引入反而引发了更大的争议[7]。库恩理论的整体主义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范式体系的整体性和科学共同体的整体性[8]

库恩认为范式是作为一个科学结构中的基本单位存在的,是“不可通约的”。一个范式的转变是整个理论体系(TMVO[9])同时发生转变的,是不可割裂的,这也是其“不可通约”理念的体现。例如经典力学的时空观、对于“质量”和“力”两个核心概念的定义、牛顿第二定律这一套“思想+理论+方法”的体系是不可以被单独理解的[10],他们的定义是互相依靠的。

同时,库恩“科学共同体”的整体论视角认为这种转换的推动者是整个共同体,共同体内部出现反常,然后产生危机,然后共同解决危机。正是因为库恩无法放弃这种整体主义的表述,因此其理论很难清晰的表述“常规范式是如何崩塌的”、“新的范式是如何从零开始构建的”这两个问题。

总的来讲,库恩很好的构建起了现代科学发展的模型,提出了崭新的科学进步观。但是由于其理论的出发点是整体主义的思想,因此在一些问题上难以解释清楚,为此库恩做出了理论上的诸多修正(例如“不可通约性”的提出),但是思路总是被局限在整体主义的框架中,没能注意到科学家个体层面的影响。有趣的是,库恩自己的思路似乎也被限制在了他自己提出的常规科学的框架中。

References

  1. 柏拉图认为“事物的本质寓于事物之内,是内在的而非超越的”,而亚里士多德认为“为了把握世界的真理,必须重视感性经验” 参见:文兴吾,《科技进步与社会发展导论》,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16年,第102-103页。
  2. 文兴吾,《科技进步与社会发展导论》,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16年,第133页。
  3. 同样有学者认为布鲁诺被烧死的原因更多的在于他泛神论、多神论的思想而非主要因为日心说。但无论如何,他都对日心说的推进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4. 由于航海技术和科学实验手段、精度的发展,对未知世界信息的获取速度远远超过科学家个体处理这些信息的速度,大量科学家在重复着的同样工作(很经典的例子就是牛顿与莱布尼兹对于微积分发明人的争夺)。科学发展效率低的问题被严重地暴露出来。
  5. 文兴吾,《科技进步与社会发展导论》,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16年,第236页。
  6. 参见:曾令华、尹馨宇,《“范式”的意义——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文本研究》,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第32卷第6期。
  7. 参见:黄宝臣、戚陈炯,《库恩范式理论的微观考察》,自然辩证法研究,第30卷第12期。
  8. 很多研究者认为库恩在“范式”和“科学共同体”的定义上存在循环论证,二者的概念是重合的。但在描述库恩整体论倾向的时候还是更倾向于将他们分开论证。
  9. 即理论(Theory)、方法(Method)、价值(Value)、本体论(Ontology) 参见:王善博,《库恩理论体系的整体论向度及其问题》,自然辩证法研究,第22卷第3期。
  10. 参见:王善博,《库恩理论体系的整体论向度及其问题》,自然辩证法研究,第22卷第3期。